重庆最早实施异地高考方案
符合条件的明年1月7—11日补报名
北上广推进异地高考改革的路并不轻松。不久前,“京籍PK非京籍”异地高考政策“门槛”的博弈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10月18日,20余名京籍人士到北京市教委信访办抗议放开异地高考。他们认为,外籍孩子素质太差,带坏了本地小孩,且过多占用了本地教育资源,“要想享受作为北京人的权利,必须先要承担责任”。
在有关高考公平性的讨论中,几乎100%都会将矛头直指北京、上海等地的“高考特权”。有人举例说,安徽每7826名考生中只有一人能上北大,而北京每190名考生中就有一个可以上北大。北京学生考上北大的几率是安徽考生的41倍。
有学者选取了京、津、沪,以及浙江、江苏等10省市做了研究后发现,1978年,北京市的文科录取分数线仅低于上海、江苏,排第三位;1988年,北京市的文科分数线退居第六,理科线退居第七;到了1990年代后期,北京市的录取分数线开始处于垫底位置。
相比中小城市和农村,大城市在教育资源方面有很多优势。拿211大学来说,截至2011年3月,全国共有“211”高校112所,其中北京26所、上海9所,已经占去了近三分之一。2004年,北京大学在北京的招生名额占总数的27%,复旦大学在上海的招生占40%,武汉大学在湖北的招生占50%……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社会学家关信平表示,异地高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京、津、沪等地区的市民已经习惯享受比外地更加优越的高考资源,当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公平、平等地重新分配资源时就产生了矛盾。
解读>
大城市考名校更容易
你说他们愿意让外来人高考吗?
昨天,新华社在报道“重庆市异地高考方案”的消息中说,重庆是目前全国最早实施异地高考方案的省市。重庆异地高考方案明确,符合条件的非重庆籍考生,可在2013年1月7—11日进行补报名。
今年8月底,国务院办公厅要求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年底前因地制宜出台异地高考具体政策,解决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高考的问题。按照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对《意见》的解释,随迁子女在异地参加中考和高考需满足三个条件:首先,家长的条件是在当地有稳定工作、稳定住所、稳定收入,并交了各种保险;学生的条件是,要在迁入所在地就读,各地将会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什么样的学生跟本地生享有同样权利;此外则是城市条件,迁入地城市需要该行业和群体具备承载能力。
在教育部《意见》出台后,山东、福建、上海、天津、黑龙江、江苏、广东、安徽、浙江、湖北、海南、云南、江西等15省市陆续明确表态,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具体方案最迟年底前公布。目前,部分省份已经公布异地高考的具体实施时间或方案。
黑龙江于10月31日率先公布了异地高考方案,成为第一个明确“异地高考”具体门槛的省份。
江苏省的异地高考虽未出台,但之前进行的2013年高考网上报名,非江苏省户籍的考生暂不得在江苏参加高考报名,报名通知称,待有关政策在年底前明晰后,符合2013年报考条件的考生再集中办理相关补报名手续。
今年2月29日,率先宣布突破高考户籍限制的山东省,则从2014年起才允许非户籍考生异地高考。
福建省也明确,从2014年起,凡在福建高中有三年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都可在福建就地报名参加普通高考,允许参加本科、专科层次录取。
此外,其他各省也均在积极谋划中,安徽省教育厅表示,目前异地高考方案已进入专家论证阶段,12月份将出台。
异地高考
省市 开放时间 具体细则
北京 暂无 暂无。
上海 暂无 可能采用积分制,综合考虑外来务工者在沪的职业情况与其随迁子女的就读年限。具体方案暂未出台。
广东 暂无 异地高考暂无时间表。
天津 暂无 凡在津有合法稳定职业、住所并依法纳税、上缴社保的外来务工人员,且随迁子女在天津就学达一定年限。
福建 2014年起执行 凡在福建高中有三年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
山东 2014年起执行 凡在山东省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
安徽 2013年起执行 拥有高中阶段完整学籍(征求意见稿)。
江西 2014年起执行 外省籍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在江西省高中阶段具有一年以上学习经历并取得学籍的。
黑龙江 2013年起执行 须具有该省高中学籍且高中阶段在该省连续就读3年以上,父母在黑龙江有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